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鄂北调水工程"解渴"襄阳 全市215万人将喝"丹江水"

襄阳晚报  2015-09-21 08:58

[摘要] 7月29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简称鄂北调水工程)可研报告,该工程总投资180亿元,是我省主导建设的大水利工程,被称为“湖北一号工程”。

7月29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简称鄂北调水工程)可研报告,该工程总投资180亿元,是我省主导建设的大水利工程,被称为“湖北一号工程”。

工程起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隧洞,止于大悟县,全长269公里,在襄阳境内将穿越老河口市、襄州区、枣阳市,我市将成为此次调水工程的大受益地区。

近日,市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详解工程由来、概况及影响。

“湖北一号工程”

由于干旱少雨,鄂北缺水由来已久,历史上就是有名的“旱包子”。

上世纪70年代,丹江口水库建成后,为缓解鄂北旱情,我省建设引丹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清泉沟引水到唐白河以西的襄北地区,是当时我市大的引水灌溉工程,对改善鄂北岗地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工、农业发展,不仅一河之隔的唐白河以东地区缺水严重,而且随州随县、曾都以及广水市、孝感大悟等地区近年也频发水荒,居民饮水告急,工业生产用水告急。因此域外调水迫在眉睫。

2008-2012年,鄂北地区连续五年大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省水利厅从战略高度,寻找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的办法。同年,鄂北调水工程的战略思想在全省防汛抗旱会议上首次被提出。

2014年12月28日,鄂北调水工程生产性试验项目,在襄阳市襄州区拉开序幕。

2015年8月20日,省水利厅召开动员会,要求举全厅之力、聚全厅之智,推进鄂北调水工程。

襄阳受益大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长269公里。自丹江口水库清泉沟隧洞取水,渠首设计流量为38立方米/秒,沿途穿越老河口市、襄阳襄州区、枣阳市、随州随县、随州曾都区、广水市和孝感大悟县等7个县(市、区)。

“无论是用水量,还是长度、投资,襄阳都是大受益区。”市水利设计院的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鄂北调水工程在襄阳境内的输水干线达148.15公里,占全程的55%;工程总投资179.5亿元,在襄阳境内达128.64亿元,占72%。

除了工程管道的长度和投资,分到我市的水资源也是多的。据介绍,工程年平均引水总量7.7亿立方米,分配给我市的份额为4.61亿立方米,占60%;工程灌溉受益面积363.5万亩,其中我市受益面积221万亩,占61%;工程受益总人口482万人,其中我市受益人口215.25万人,占45%。

水利专业人士表示,工程建成后,将首先解决鄂北“旱包子”问题,200多万亩易旱耕地将实现旱涝保收,增加10亿斤以上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襄阳市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地位。

同时,将彻底解决枣阳城区及沿线百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问题,为襄阳主城区(包括东津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备用水源,大大提高饮水安全水平。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襄阳都是该工程大、直接的受益区。

丹江水一路流淌

鄂北调水工程将在老河口清泉沟新建分水塔,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沿线利用现有的36座大、中型水库充蓄或补偿调节。丹江口大的加高,抬高了取水口水位,使得引水干渠为全线自流输水。

据介绍,渠首的丹江口水库海拔高程比终点孝感大悟县王家冲水库高出约60米,设计人员巧用高低差设计了全程自流替代泵站提水,一次性集中投入,避免了每年数千万元的提水电费支出,保障了居民用上实惠水。

针对鄂北地区山地多、丘陵多的特点,工程人员将采用遇山挖隧洞、逢水架管桥、地下铺设倒虹吸、地上修建明渠和暗涵,为丹江水东下,搭建起专属的“高速公路”,其中隧洞、暗涵、倒虹吸都属于封闭性工程,占工程的90%,输水明渠只占10%,并采用有防护措施,让水质在运送途中得到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干渠经过的老河口西部和枣阳西部是高岗地带,中间的襄北地区有72公里低凹地段,高低落差近50米,设计采用的倒虹吸工程是国内长的倒虹吸工程,目前正在襄州区进行5公里试验。

此外,工程将以水渠为“藤”,水库作“瓜”,采用“长藤结瓜”的方式串起沿线36座大、中型水库,让工程形成渠库相通,引水蓄水相结合的灌溉网络,外调水与本地水优化配置,统筹安排,忙时供水、闲时充库。

襄阳支持工程建设

按照设计,工程输水主线沿途给襄阳市预留有15个分水口,我市通过配套工程,采用明渠、渡槽、暗涵、泵站等将分水口的水引至相应渠道、水库、水厂,方能实现供水及有效利用。

去年8月15日,全市召开服务支持鄂北调水工程的动员会,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度服务支持工程建设,大限度实现工程受益目标”,老河口、襄州、枣阳三地及12个相关乡镇全部成立了协调服务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专职做好对接、协调、推进等各项工作。

按照计划,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本月底将全面开工,计划三年建成。

2018年,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将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使当地482万人不再为吃水发愁、363.5万亩农田在旱年稳产丰产。

湖北省水利厅从去年12月开始,在施工难度高的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进行试验性生产,为以后工程全面铺开积累施工经验和技术参数。

9个月过去了,生产试验段的工程进展如何?当地群众如何看待需大量占地的配水工程?配水工程建成后又将带来什么好处?记者近日对襄州区进行了探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