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襄阳新房 >东津楼盘 >华侨城·天鹅堡 > 楼盘动态

扫描到手机 楼盘随时看

华侨城·天鹅堡

别名:天鹅堡

傅中望专访“奇妙生长”对公共艺术最有意味的表达

2020-11-05 17:14:24

奇妙生长——2020首届襄阳华侨城公共艺术节以华侨城奇妙镇为创作空间,旨在建设中国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特色小镇、建立中国个与小镇共同生长的公共艺术创作模式、建构中国套与小镇匹配的公共艺术制度,致力于将国际化高水准的公共艺术景观带给观众,构建城市文化新地标。


2020年1031日,创作营开营仪式成功举办。创作营邀请艺术家及策展团队从各地来到襄阳华侨城,进行为期7天的驻地创作,期间将充分考察襄阳本土文化及襄阳华侨城现场环境,共商全新的公共艺术创作模式,研习国内外知名的公共艺术案例,探讨如何更好的结合襄阳华侨城奇妙镇实际进行公共艺术的在地创作。奇妙启幕,邀您艺起见证。

1.gif


2.jpg

傅中望

首届襄阳华侨城公共艺术节艺术总监



(傅中望——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2020首届襄阳华侨城公共艺术节艺术总监)



Q

1、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当下公共艺术如何更好的为城市服务?

傅中望:公共艺术本身就是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它的存在,它的审美价值都是体现在公共的视野当中、呈现在所有的社会公民的视线当中,才称为公共艺术,反之摆设在私人空间,那就是私人收藏。公共艺术也无法是个体自发的,由某个艺术家个人做一个东西往街上放,这是不合适的,没有经过公共系统的审视,个人甚至没有这样的权利。


3.jpg

▲傅中望    搭掌榫    花岗岩    400cm×80cm×80cm    2004


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这么多年来,也有方方面面的成果,眼下的很多公共艺术活动,都是在试图为一个城市、区域提供精神食粮,而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依然是城市不断加速发展,公共艺术依然没有跟上。


直到现在,我们一般情况下所谓的城市建设,都是建设物理性空间和基础设施,无非是解决人的居住和使用问题,缺少有意味的艺术的介入。然而事实上,当下城市建设中空间的功能性的问题已经基本不是问题了,对于一个宜居城市,人们逐渐更关注其精神层面,而艺术介入,就是满足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可以说如果功能和艺术这两者不配套在一起,就不能认为这个城市是有文化、有品位的城市。


公共艺术为城市服务,是为城市制造一些软性环境,让公众从中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受到城市的精神,这是需要艺术家和城市的建设者、管理者一起推动的事情,公共艺术如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城市,不是艺术家个人的事,它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参与、组织和协调,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制度和形式,例如著名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


说到底,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最需要政府和城市开发建设的投资者,从一个城市整体规划的层面来形成意识、通盘思考,将建筑、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一同来规划,而不是做完之后再修修补补做填充的事情。



Q

2、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公共艺术节可以为襄阳带来怎样的改变?

傅中望:襄阳作为湖北的重要城市,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她是一个的、有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城市,她的历史很长,建制历史有两千多年,有蜀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在这里有故事,这个地方的文化传统是很深厚的。在这个城市中,老百姓对文化历史有一定传承和很好的认同感,而襄阳华侨城的这个区域新城,无论从体量规模到设计意识,是一种新城市的概念在古城出现,我想襄阳的公众将是非常关注的。那么作为新的文化,新的建设、新的城市的模式、新的公共艺术的方法和观念的进入,如何让公众接受,并且认可,这对于本届公共艺术节来说非常重要。进一步来说,作为今天的公共艺术如何对这么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古城发生作用,催化这个城市的发展,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意思。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接,产生新的切入点,或者能够通过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产生新的文化形象,这次的项目希望做这样的一种尝试和推动。


4.jpg

▲襄阳古城墙


发展会带来改变,城市建设带来的改变可以是日新月异,文化艺术带来的改变则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其实公共艺术一旦介入了具体某一个环境空间、某一个社会环节,就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至于影响力有多大,在于这件作品本身的创造性,也在于整个活动策划实施过程,涉及到具体的方法,这都是我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们不指望通过一届活动对这个城市做出很大改变,这必须是一步一步持续进行的。艺术对人产生的作用,无论是审美上、还是思想观念上,都是一种作用力,质变需要过程,不只是烧一把火的事。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持续有力的推进。


5.jpg

▲奇妙镇北区设计草图



Q

3、关于“奇妙生长”的主题:

如何解读公共艺术的“奇妙生长”?

傅中望: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奇妙生长”,“奇妙”这个词对艺术来说,是两个方面,“奇”来自于艺术家的创造,“妙”来自公众的反应。所谓“奇”,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样,不是怪,是通过艺术方式制造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奇可以是稀奇、神奇,但不见得“妙”;“妙”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美学品评,需要别人看了去感觉“妙”。“奇妙”是需要艺术家创作和公共欣赏共同完成的东西,因此用“奇妙”这个词来形容今天的公共艺术、或者开展公共项目活动,是非常有意味的。


另外我觉得从艺术上来说,“奇妙”应该还有几个延伸的层次,奇妙可能是好玩,一般的层次,有了奇妙还有绝妙,最后到达玄妙,这层次就很高了。不管是我们活动的策划、实施,我们要做一些具有自己观点和方法的事情,那么我们在艺术作品方面,也应该考虑到怎么构思奇妙,怎么让人感觉很绝妙和美妙,妙是个说不清楚的东西,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奇妙、绝妙、美妙都是有艺术价值的。


今天看来一些很“奇妙”的作品,并不是技术上多么复杂,技术上的复杂虽然会一时间让人惊叹,但不值得“妙”。有很多好作品形式上很简单,甚至是司空见惯,反而出其不意,更会给人妙的感觉。


6.jpg

▲傅中望    《四条屏》    锻铜     高4米    山东威海


作为艺术家怎么做到奇妙的构思,每个艺术家都不一样,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年龄都不一样,年轻的人的奇妙感和年龄大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从公共艺术的角度来说满足不同人群的奇妙感,可能需要不同层级的艺术家共同参与。任何一个东西的奇妙想要满足所有层面的人是很难的,当然也许有,这也很值得期待。


如果说“奇妙”是一种提倡创意创新的主题,着眼于作品的诞生,那么生长则是着眼于我们的公共艺术作品在未来可以生发的很多变化、带有社会性的变化。生长就是变化,区域的变化、城市的变化,改变固有观念,从这个去考量我们对一件作品的评价。


其次,所谓生长是要扎根,一件公共作品能不能长时间留存下来,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长期接收社会各方面对它的评价。如果作品完成后,大家只觉得一时新奇,或者是虽然很奇,但是奇怪的奇,甚至是荒诞,违反了正常人的价值观,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这种作品是生长不下去的。所以我觉得“奇妙”是对作品来讲,“生长”是对社会反应来讲,如果“奇”是艺术家的事,“妙”是观众的事,如果“奇妙”是我们对整个项目把控的执行问题,“生长”就是我们这次活动包括对整个艺术作品的选择的价值问题,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的问题。


7.jpg

▲傅中望    《地门2#》    铸铁    600×340×70cm    深圳华侨城    1999



Q

4、关于艺术创作类型:

公共艺术的诸多类型在华侨城公共艺术节中如何界定?

傅中望:公共艺术可以使用所有的视觉语言,是所有艺术的组合,一切所有的视觉语言无论是动态的、静态的、自然的、人工的,是物质、或者是影像,都可以作为公共艺术的手段。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希望在奇妙镇的创作是在地的、有针对性的,是在艺术家考察了环境之后,给出个人的创作思考、构思,并且我们也希望有多样的表达方式和形式语言,可以是环境景观,也可以是互动性参与性的载体和媒介,当然也可以是非常合适的雕塑;不见得是大型中心广场上的作品,可能是以边缘为中心、以环境为中心,以奇妙的故事为中心的创作;也不在于作品大小,可能很大很有张力,也可能很小甚至需要寻找、偶然才能会心发现。这个“奇妙生长”为主题的公共艺术创作项目,需要众多艺术家的智慧,并且要用很好的方法、具体的成熟的方式去表达。


8.jpg

▲傅中望    《间隙/楔子》    木、石    2020



Q

5、关于艺术家征集和评选:

评选标准有哪些?

傅中望:对热心参与本项目征集的艺术家,无论是成熟艺术家还是年轻艺术家,我们首先是通过他的艺术履历判断其创作能力,能不能创作出符合主题的方案;其次还要看他的实施能力,能不能掌控完成这样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如果没有相关的经验,或者不知道要达到什么效果,那么对他实施能力就要打问号。当然有一些参加创作项目比较多的青年艺术家,或者是知名的艺术家,有产量,我们认可他的能力,那进一步要看创作的作品方案好不好,能否达到奇妙生长的特性,以及它的公共性、参与性,基本是从这几个角度来评价。“奇妙生长”是这个项目的价值观,任何投稿都是以思想、观念、构思,以一种创新和奇妙的标准来衡量选择,继而还要向绝妙和玄妙的层级提升,不然就达不到奇妙镇的主题效果。这应该是本次项目的评审标准。我们将据此去评判所有的艺术作品。



Q

6、关于创作和实施:

工作坊的模式有哪些可以预见的难题?

傅中望:我们对这个项目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在整个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开展公共艺术活动,还要选择“奇妙”的作品,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相信,我们一旦提出这种要求,有这种明确的思想观念,参与者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对于具体实施的问题,首先我们这次实地创作采取的是一个工作坊的方式,在每个人方案的基础上,强调集体的头脑风暴,开放式听取意见,优化方案。其次还需要配备实施的团队,需要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实现艺术家的方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这些工作,也是一个挑战,工作方法还要细化。这种模式以前没有,与以前艺术家提供一个个人方案,主办方就去做完全不一样,必须要有现场性,现场的环境和公共环境的思考,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并且在特定的环境中实施出来。这个过程中的讨论和思考的过程都将记录下来,甚至会有一些观众在现场对话。



Q

7、关于创作和实施:

这样的模式对艺术家有什么意义?

傅中望:这个主题、这样的创作模式对艺术家来讲,能够很好的展现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有限空间中发挥无限的创作能力。有限是指奇妙镇的有限空间,他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寻找各种可能,对艺术家来说这应该是很好的体验。其次这样一种创作经历和工作方式,可以启发青年艺术家作为个体对公共艺术创作的思考方式,在他们未来的创作中依然会涉及到这些内容,参加某一个主题展览、为某一个城市某一个环境进行创作,都不是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都需要在艺术性的基础上解决针对性、在地性、公众性的问题,必须是的东西、“奇妙”的东西,所以说我们要取这个主题,因为公共艺术作品就是奇思妙想。



Q

8、关于项目目标和襄阳华侨城:

选择在襄阳华侨城实践这样项目理念,是出于怎样的契机?

傅中望:这个项目有三个目标,孙振华老师撰文做了详细阐述。我们的工作围绕着这三个目标,正在实施中,并且是有非常严密的策划实施程序。


在襄阳华侨城实现这些目标,也是有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前面说襄阳本身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作为文化旅游城市的基础,有文化传承的支撑,有政策的扶持,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要说华侨城,他们企业文化里一直以来都有这种艺术传统,是他们的一个特色发展道路,而多年来他们也成功的参与到了艺术领域、甚至可以说是参与到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华侨城落户于襄阳这个城市,在建设规划实施中也是贯穿着公共艺术的意识,这是不多的,有一批这样的管理者,是奇妙镇的目标任务可以实现的前提。


那么这次奇妙镇不同的公共艺术创作模式、艺术机制等,也是这么多年在与华侨城合作了多届公共艺术活动之后,我们策展团队重新思考未来公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与襄阳华侨城所达成的共识。



Q

9、关于前景:

作为艺术总监,对本项目的期待?

傅中望:襄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也是一个的旅游城市,但是都是过去式,是我们回望的文化传统,但是对于今天来说她有什么呢?奇妙镇,一个小镇,说起来是取了一个古老传统的名字,实际上是很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这么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在襄阳的这片土地上,就像为襄阳镶嵌的一颗明珠宝石,除了现代化的城市规划,这颗宝石要发出艺术的光芒,才是其真正亮点。奇妙镇是我们能看到的古今文化的碰撞,既从文化层面对公众产生影响,也是很好的旅游经济资源,做好了,不只是在这里住的人,对整个襄阳、华中、乃至其他城市,都可以产生影响。这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城市的吸引力,这是相互成就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是公共艺术和这个城市产生的关系。


我作为艺术总监,一方面要和策划人商量整个项目的谋划,思想、观念、方法的问题,探讨可实施性的问题,保证这个项目真正体现他的新的模式和新的创作方式;另一方面从我个人对艺术的认知,我会去把握好主题的判断、实施及完成后的艺术效果,把住“奇妙”关,给予指导性、参考性的意见,甚至对有一些作品可以做一些有价值的分析和判断等等这些艺术专业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实施的过程我要参与,确保为艺术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良好的制作条件。


作为艺术总监,我希望有很好的艺术家参与进来,为公众、为环境创造更有智慧更奇妙的作品,让艺术家的好作品影响襄阳城,这是我的期待;同时期待这些好的作品不只是影响这个城市空间,而能通过网络、通过各种方式的媒体传播产生更大影响,使更多人能够在襄阳这个悠久的城市中看到新的文化的生长点,感觉到这个城市既深沉又奇妙。


9.jpg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供参考,具体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为准,请谨慎核查
大家都在看
    置业顾问推荐
      楼盘问答更多>>

      一有新消息立即通知我

      价格变动

      开盘预告

      楼盘动态

      看房团

      立即订阅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