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千年沧桑演传奇 襄阳之源在邓城

——史之证:邓城建城历史远早于襄城樊城

楚天快报  2015-06-29 09:15

[摘要] “襄阳北,在哪里?”“在襄州黄集镇的襄北农场”“在襄北车辆段周边”“是指邓城大道两边……”,“襄阳北,其实就在古邓城区域的邓城大道两旁。”

编者按

“襄阳北,在哪里?”“在襄州黄集镇的襄北农场”“在襄北车辆段周边”“是指邓城大道两边……”,“襄阳北,其实就在古邓城区域的邓城大道两旁。”

市规划与文史专家陈家驹怎么也想不到,拥有3000余年历史,被称作是襄阳城市之根的邓城,如今渐被世人遗忘。作为曾经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邓城建城历史远早于襄城、樊城。

作为襄阳市早的城市遗址,邓城遗址已被规划为占地3000亩的“邓城遗址公园”。紧邻遗址的交通要道邓城大道,已升级为市民熟悉的城市坐标。

根据政府规划,城市北拓,“襄阳北”正秉承邓城文化独特文脉,以崛起之势重塑这座城市的脊梁。

即日起,本报推出“复兴襄阳北”系列报道,见证这块古老而又神奇土地的复兴。

文史专家陈家驹在邓城遗址向记者介绍邓城历史变迁

3000年历史长河襄阳从邓城穿行而出

作为曾经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如今的邓城早已褪去了繁华,静静地坐落在樊城西北城郊,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

西周建城,秦汉置县,宋元设镇,明清荒废,邓城从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穿行而出。《宋史·食货志》载:乾道元年(1165年),襄阳邓城置榷场,以守臣措置,通判提辖。榷场即为在边境设立的贸易市场。实际上这里商业萌芽的历史,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汉代。

作为本市著名的规划及文史专家,陈家驹熟悉襄阳山川物貌,钻研本土人文典故。

对于邓城遗址的研究,已经75岁的陈家驹曾无数次踏上这片土地

据陈家驹先生介绍,邓城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早于樊城建城2800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襄阳城真正的建成历史要从邓城算起。《太平寰宇记》记载:邓城,“汉邓县即古樊城”,这记述的还只是汉朝时期邓城与樊城的关系。其实早在周武王分封天下诸侯时,汉水以北的邓侯国,“国都”就在邓城遗址境内,是邓侯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邓城作为汉水流域著名的诸侯小国,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周王室及姬姓国关系密切,和北方一些大的诸侯国互有联姻。

成、康时代的盂爵铭有“王令盂宁邓伯”之句,记述了周王派盂慰问邓国君,可见邓国在周天子心目中的分量,其政治中心地位可见一斑。“2001年,邓国的4座高级贵族墓葬挖掘,陪葬器物不是陶器,而是青铜、玉石、水晶、玛瑙。”陈家驹介绍,一般老百姓只能用便宜的陶器陪葬,用青铜器陪葬的,多是贵族。

2012年,在该区域发现古墓群,从已出土的器物推断,古墓群从东周至宋朝均有,上下跨越公元前后近2000年。古墓群的发现,证明邓城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它的周边还分布着一些“卫星城”,用来卫都城。

公元前678年,邓国为楚国所灭,成为楚国属邑,由此设县,政治地位下降。但其地理位置优势,楚国把它作为北上争霸的战略要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2000年前后,市考古人员曾在邓城周围的山湾、蔡坡、团山、余岗、沈岗、彭岗发现6处大型楚国墓地,在贾家庄、卞营、黄家村、岭子发现4处小型楚国墓地。著名的“吴王夫差剑”,郑、鄀、蔡、徐等诸侯国的青铜器也作为战利品埋在邓城附近。

邓城战略要地的地位一直持续到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邓城衰落,樊城兴起。

汉水改道樊城因逐水建市而兴盛

说邓城是襄阳人的祖居地,一点也不为过。周武王分封诸侯时,邓城就是邓侯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离汉水较近的樊城则为邓侯国的商业区。

据历史文献记载,襄阳境内早的一场战争就发生在邓城。襄水迂回,邓城境内岗岭起伏,是控制汉水流域制高点的一块坚固要地。即便楚国灭邓后,依旧把它作为北上争霸的战略要地加以利用。

从围鄾之战,关羽水淹七军,邓城从战火纷飞一路走来。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带兵攻襄阳打樊城,大军就驻扎在邓城及其周围的罩口川、鏖战岗、马棚、赵家桥、余岗、团山铺一带。位于牛首镇黄庄村关羽水淹七军的“五二池”即黄龙堰、白龙堰、黑龙堰、青龙堰和普陀堰及金牛池和莲花池至今保存。留下的名胜古迹还有关羽擂鼓台、马棚、磨刀石等。

邓纳入楚版图,后历经多次设县撤县,到明洪武年间,邓城已成了一座废弃的空城。明朝为了加强城防,又在今新城湾加修了一部分城墙,可能使用了一部分邓城遗留下来的城砖,至今襄阳城墙还有“邓城”字样的砖。故民间流传着“襄阳城是一夜之间由邓城搬来的”的说法。据此可知,邓城是襄阳市建城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

陈家驹认为,邓城拥有襄阳早的建城历史,早于襄城、樊城,是襄阳城市发展的根。一个鼎鼎有名的国都,在秦朝沦为一个县治,继而在南宋时期退为一个小镇,后期则败落为一个乡间村落,巨大的“行政嬗变”置身在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中,为世人留下许多待解之谜。

根据历史考证,在3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邓城的位置一直没变。随着时间推移,汉水河床改了道,居民逐水建市兴起了樊城。

邓城遗址守候千年城池的艳与寂

从邓城大道南边的解放店公交站点,拐进一条新近开掘出来的乡间水泥路,穿越一片树林,延伸至稻田青苗深处,“邓城”、“邓城故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路边略带沧桑的石碑跃入眼帘。

陈家驹介绍,碑身斜对面,布满杂草的水塘,或被树木杂枝条笼罩的水沟就是原来的护城河。

从现在已被青苗蚕食的田地上望去,一道隆起的“脊背”分外明显。据悉,这就是原城墙的遗址。眼前的护城河虽掩映在树木中若隐若现,仍执着地与隆起的城墙相依相偎。

陈家驹说,原邓城遗址的土城墙呈方形,系夯土所筑,城垣周长3233米,城墙高约8米,厚达13米。城有四门,城外有近30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在民国时还存在,在近50年的时间里逐渐耕种为田地。

即便如此,站在城址西北角的“制高点”,依然可以从隆起的“脊背”,看到整个城墙的轮廓,城池轮廓形状完整。

走进现邓城村庄,不少人家的墙院内,随处可见散落的秦砖汉瓦。一些猪舍、甚至是厕所用的砖,都是带有纹路的绳纹板砖。

80岁的村民黄明建老人,因捡拾过多类文物和陈家驹结缘,成为老友。老人家的庭院布满青苔,墙院的一角随意堆放着的鼎、陶罐、陶碗、石槽、古代的下水管道等,不少都残缺了一角。

老人拿起一块铜钱大小眼儿的古砖,陈家驹分析约为汉代的“箭囊眼”。即专门在城池内防御时,用于搁箭瞄准敌人的城墙砖。老人曾捡拾刻有“邓丞之印”泥封印章,被陈家驹视若珍宝。

从黄建明家中出来,往邓城西北方向,曾经香火盛极一时的宁国寺就掩映在葱郁的枝叶中。

眼前的宁国寺甚至不能称作为残缺的破庙,没有屋顶的遮风避雨,仅存的残墙断壁早已被茂盛的树木蚕食,唯有凸起的墙峰若隐若现,迎着阳光,静谧而明亮。

迎面的红砖,多为解放后政府把寺院做过学校曾维修新砌。但在现存墙体的下段,承重墙体部分,我们依然发现了侧面有不同花纹的墙砖,网状的、布纹的、还有横着的“8”字图形。

从宁国寺从东南望去,不远处一排排矗立起来的小洋楼,让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一丝古邓国的皇城遗韵。不过,捡拾金豆子、“有钱难买邓城鸡”说法仍被当地村民津津乐道。

和谐共生新老文化助推城市蝶变

邓城遗址一带不仅是襄阳人类祖先早的活动地区,也是我国保存为数不多的地标性古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曾经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重地,在悠远历史积淀上,它彰显出古朴而厚重的文化氛围。

2008年,紧邻遗址斜对面,襄阳五中新校区的朗朗读书声,为邓城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以后,邓城文化以新老文化和谐共生的独特文脉底蕴,似龙之“脊梁”之态,崛起襄阳以北区域,呼唤襄阳古城焕发文脉之光。

从襄荆高速下进襄阳,上邓城大道,至车城大道与其平交的“义乌”转盘,大道全长10.4公里。途经邓城遗址带、樊西大道、著名学府襄阳五中及襄阳繁华道路长虹路,约15的。看似匆匆的一瞬,用心去感受,却仿佛走完了3000余年的文化之旅。

当扑面而来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成了现代城市的象征,城市正在无法避免地走向趋同,而文脉又让我们不时从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的亮点。

而襄阳北,新老文化正合力成为“龙之脊梁”般的文脉,为城市发展,周边建筑赋予新的内涵。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城市的精神得以展现。

早在2004年,邓城大道改造作为襄阳城市规划历史上的一个大手笔,就塑造了如今的大道雏形,吹响了“襄阳北”复兴的号角。

2004年后,凭借地理优势和交通畅通,以建材、汽车、物流为行业主导的地产大鳄纷纷云集邓城大道周边安营扎寨。

随着天润国际汽车城、华中光彩大市场、国邦物流园的相继落成,三足鼎立构筑了邓城大道基本的经济框架商圈雏形初现端倪。

“襄阳北”区域的发展远不止如此。根据政府规划,城市“北拓”成为邓城大道逐步走向“宜居大道”。

2008年,随着襄阳五中的进驻,邓城大道正式开始跨步迈入城区“宜居大道”。2008年至2014年间,邓城大道沿线区域,地产大鳄绿地集团、国企中建三局及民发、天润红星国际等多个本地品牌地产公司,开发出数个建筑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米的住宅宜居小区

在商业领域,商业巨头麦德龙、中百集团购物中心、大润发超市、复星·天贸城、红星美凯龙等均进军邓城大道沿线区域。

文脉,是一条长廊。当凝结着厚重的古城文化与现代教育文化的文脉延伸,与现代商圈碰撞,一片“宜居”的文化新区将拔地而起。随着业内对于襄阳邓城文化的深入研究,规划中的“邓城遗址公园”建成,必将有力带动“襄阳北”文化宜居新区建设,让古城城市建设的品位与形象更赋有文化底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